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夏長 長的是心氣
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23-6-30 00:01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不要怕熱怕出汗,該出汗時要出汗,讓濁氣排出體外
《生命時報》 2023-06-09 第1710期 第8版
夏天主“長”,是陽長陰消的時期,萬物茂盛,走向成熟。中醫(yī)認為,夏養(yǎng)“長”,是充實內在,使形體充盛。夏季五行屬火,對應人體五臟的心臟,心氣內應,夏季陽氣旺于外,這時人體血液循環(huán)加劇,心氣旺盛,心臟負擔也隨之加重。所以夏季養(yǎng)生之道在于養(yǎng)心,養(yǎng)“長”應以養(yǎng)心為主,心安則血暢,血暢就神清氣爽。根據夏季特點,注重清熱、祛濕、防暑;同時,根據“心熱腎涼”的特點,注重心火下降、腎水上升,保持水火既濟(中醫(yī)上叫“心腎相交”,意思是陰陽平衡的狀態(tài))的健康狀態(tài)。
夏季是氣血通暢的季節(jié),如果違背了夏季的自然之道,就傷了心。夏季主發(fā)散,主生長,散發(fā)好了,生長好了,秋冬才有收藏。夏季可借陽氣的充足趕走藏在身體里的積寒,所以不要怕熱,不要怕日曬,該出汗時要出汗,讓濁氣排出體外。要適當增加室內外活動,使得身體適當出汗,讓身體陽氣漸趨旺盛而不致陽氣內郁。需要注意,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,空調使用越來越廣泛,造成人們夏季生活習慣的變化。很多人長時間處于恒定舒適溫度的房間內,過度使用空調會使體內寒氣加深,同時空調的使用也打亂了人體的條件機能——抑制散發(fā),不利于夏季養(yǎng)生?!翱照{病”就是由于陽氣不能正常生發(fā)、汗液無法外泄引發(fā)的。
夏季養(yǎng)“長”是順天時的養(yǎng)生方法,人們的情志、生活習慣也應隨之調整。精神和情志上要積極進取,情志上不要過分壓抑自己,并且要避免出現(xiàn)懈怠、厭倦之心,定下的學習工作目標要努力去實現(xiàn),這種積極向上的狀態(tài)會加速人體血液循環(huán)、興奮神經,有利于陽氣生發(fā)。
夏季起居上也要注意晚睡早起。睡眠時陽入陰,陽氣處于抑制、潛藏狀態(tài),夏季多起少臥順應了此時陽氣的特點,可以讓陽氣振奮于外。穿著上,盡量寬松舒適而不束縛,避免陽氣生發(fā)受阻;穿著緊身的衣服,也會使陽氣生發(fā)不暢。
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,此時人身陽氣由內向外、由下向上升發(fā),陽氣都跑到了外面,里則虛寒,體內陽氣處于一年中最弱之時,人體外熱而內冷。加上此時人們容易貪涼飲冷,使得胃中虛寒。故此時飲食要以甘寒、清淡、少油為宜,多吃蔬果,減少食量,少吃油膩,減輕脾胃負擔。天氣炎熱,出汗較多,容易傷津耗氣,宜選用品質新鮮、性味平和、容易消化、補而不膩的食品,如蓮藕、胡蘿卜、蘋果、豆?jié){、山藥、小米等,它們都有健脾養(yǎng)胃、補氣生津的作用。
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>>
- [事件]突發(fā)腦梗三大治療要跟上05-19
- [事件]中國古代用針治白內障05-19
- [事件]牛奶輸血曾在美流行05-19
- [事件]怪病要治痰05-18
- [事件]平衡力“照”出心腦問題05-18
- [事件]鯪魚為啥多被做成罐頭05-18
- [事件]食物最佳溫度35~45℃05-17
- [事件]50歲減肥成功腎癌風險降2...05-17
最新文章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32刺熱之五臟...05-19
- [事件]突發(fā)腦梗三大治療要跟上05-19
- [事件]中國古代用針治白內障05-19
- [事件]牛奶輸血曾在美流行05-19
- [事件]怪病要治痰05-18
- [事件]平衡力“照”出心腦問題05-18
- [事件]鯪魚為啥多被做成罐頭05-18
- [事件]食物最佳溫度35~45℃05-17